空軍桃園基地的回憶
民國七十年代後期出生的孩子,對「空軍桃園基地」大多沒有概念了。他們僅知道的是現代化便捷、繁忙的民用「桃園國際機場」。但是在七十年代以前,民航機場的隔壁,還有一座「空軍桃園軍用機場」,機場設施完備,並有最先進的機種駐紮,軍用機場除了是我空軍頭等戰力集結地,更是周邊眷村民眾的活動場所。
桃園軍用機場應稱做「空軍桃園基地」。「機場」一詞只涵蓋飛機起落場所,甚至只有一條跑道的簡易機場也可稱之。「基地」的概念卻完備得多;首先它是空軍聯隊所在地,有戰鬥、偵察、照相、修補、油料、基勤、通航、防砲、軍醫、警衛等各軍事單位,是以作戰任務為主的戰術單位,也是保護臺北中樞的重要軍事要地。
基地周邊,保留了百姓的住房與田地,可以實施農作。但是飛行跑滑道、油庫、機棚等重點場所仍屬禁區。另外,軍醫、中正堂、游泳池、籃球場、軍犬訓練中心等設施不對眷村居民設限,只要佩帶識別證就可進出。四、五十年代,值勤的警衛班甚至熟悉到知道孩子是哪個村、哪一家的人,因此進出幾乎沒有限制,在村童成長過程中,將基地當作活動場所,玩出的花樣比到桃園大廟旁的商圈更有趣。
頭一次看到模型飛機飛行表演,是民國五十年八一四空軍勝利紀念日。村裡孩童及婦女,騎腳踏車或步行前往基地,在清空的飛行跑道上,由老外操縱模型機表演,其特技動作之靈巧不輸戰機,讓人看得目不轉睛。果然以後在「筧橋英烈傳」電影中,許多特技動作都由模型機做出來,效果十分逼真。
中正堂的晚會,眷村居民在開演前陸續進入。早年三軍話劇隊常在此演出,劇情多是除奸、抓匪情節,由軍中劇作家編寫的愛國劇。至於歌舞、相聲、民俗、魔術,看了更不下數十場。有一場於臺上變出十幾道菜及一大罈酒的魔術,讓我記憶深刻。當然中正堂內仍是以放映電影居多,黃梅調電影幾乎都是在這段時期看的。
軍犬訓練中心靠近基地南區的眷村,與油庫相望,也是我們常去的地方。中心內建有一座鋼檻屋,內有德國狼犬數隻,威猛壯實,由資深士官餵養訓練。外面場地建有高低柵欄、長橋、板牆、假人樁等設施。我們常躲在崗哨內看著士官訓犬,用口令及小棍引導軍犬動作。軍犬動作甚是敏捷,翻、撲、跳、躍、奔、跑,均動靜有序,口令一停即蹲坐不動,等待下個口令。我印象深刻的是牠們一身發亮的皮毛,炯炯有神的眼睛,及外伸的大紅舌頭。
基地經歷過RF-84、RF-100、RF-101、RF-104偵察機,T-33、F-86、F-5戰鬥機與U-2黑貓等風雲年代,民國六十八年,軍用機場旁的國際民航機場正式啟用,空軍聯隊也於民國八十七年轉駐花蓮基地,隨後空軍又將軍用機場使用權轉交海軍航空隊。然而民國一○一年九月十八日,地方政府宣布「桃園航空城計畫」啟動,軍用機場被納入其範圍;一○二年交通部正式公告八月一日起廢止桃園軍用機場的使用,基地只得無聲無息畫下休止符。
民國九十五年,空軍眷村隨著既定計畫,全部拆遷至陸光新城等地,基地隨後停止運作,戰機不再凌空,但機場的設施與籃球場仍在,孩童們則跟著眷村他去,「眷村基地樂園」在記憶中逐漸消失。傷感的是,若干年後,青少年輩已不知這裡曾有過軍用機場,真是滄海桑田、物換星移,道盡一段讓人難忘的過往啊!
【作者速寫】劉先昌,政戰學校二十三期影劇系畢業,曾任陸光國劇隊隊長。
(點閱次數:1980)